怎么做拼多多的场景推广?首先要去分析它的作用,目的和使用手段。场景推广是目前拼多多最大的流量来源,买家在拼多多各个场景里面逛的时候,商家通过付费手段展示商品给这些优质买家,可以促进下单。场景的目的有两个:1.当时挣钱,大部分合格的品,场景车都是可以盈利的,因为cpc实在太低。2.怼GMV,拉类目排名,排名高了,自然流量就高了。
首先记住一个场景车的数据:2%,一般好的品,场景车点击率都是在2以上。所以场景车一上来就围绕2%的点击率去执行就好。另外还有个概念,就是关于人群精准度。很多商家刚开始开场景车,会发现曝光量大,点击高,可就是没单。当然车还是要开的,场景车刚开,这工具需要时间,需要数据量去给车子贴标签,找到适合的人群。数据量就是点击转化,卖得越多,系统收集到的数据量就越大,车子展现给买家的人群就越标准。
那么场景车到底要怎么操作?先积累权重,通用的两个方法,爬坡法和下坡法,就是从低出价开始慢慢加,或一开始就定个很高的价格,慢慢往下降,小商家比较适用爬坡法,省钱而且风险小。
具体操作就是,新建计划-选择商品推广-选择不设上限-给计划起个名字。除了人群,所有定向资源位全开,通投设个0.15,定向所有议价10%资源位所有定向1%。如果已经开通优选商品页就最好,定向设30%,然后开始观察。如果链接本身已经推广过,权重高,那么曝光会很迅猛,这时就要把通投价格压下来;如果是新链接,也要观察曝光,不要太猛,慢慢来,一秒钟按一次刷新,有个1-2个曝光增加就可以了。
爬坡法就是慢慢加钱上坡,在商家可以接受的曝光量里,观察2个小时,观察点击率和转化率,刚开始会很惨,但只要出单了,一切都会好起来。别上来就开个3毛钱,然后一天下来一单都没就关门退店。场景车在凌晨时分可以选择不开或50%,有些类目人群是学生党和夜猫党,晚上也要开的,要根据人群去选择时间段,后面还会做精细化调整。
设置好出价,然后观察,不要烧太猛,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内,不要去设限多少。开车最忌讳开开停停,慢慢养就行了。这个阶段大概会持续5天左右,如果出单量大的话,一般2天左右就可以进入下一步操作了。
积累完权重,就要去摸天花板。车子都是有上限的,因为拼多多用户就那么多,匹配给你的资源有限,在没有资源位的加持,不考虑季节淡旺季的前提下,基本上一个品天花板可以从场景车测得出来,所谓的天花板就是车子一天能出多少量。
接着怎么操作呢?可以分为3个阶段:把车子开到ROI持平;观察车子ROI是否提高;提高出价让这个状态回到。
阶段1很好做,如果你当前ROI高于持平ROI,那就加价。阶段2就是观察,一般来说一个正常合格测过的品,在场景车加完价之后ROI会下降。因为加价后,曝光和流量都会增加,这部分新增流量能否承接得住,这个阶段需要时间,不要加完价当天看到ROI好低就停手,否则就会错估天花板了。如果承接得好就会到达第3阶段,继续加价回到状态1,无限轮回操作。其实就是加价引流,撑得住就继续烧,撑不住就去优化链接(详情图片等),实在不行就停止摸天花板,把车子开到持平ROI就好。